
美术生文化课集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如何帮助艺术生增强文化课
1。计划的制定。
如果没有时间,可以请家教帮助制定。他们对高考的内容比较清楚。当然指你请的家教比较好的,只会做题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
2。监督计划的执行。
和考生商量好,到点提醒考生应该做什么。如果计划执行的不好,想想为什么?是不是目标太高,还是和学校的安排有冲突,如何修改计划使计划执行的更好。
3。每次考试,做试题分析。
考生出错的原因是什么?是基础不牢,考试技巧不行,背的不够多?找出原因,我们才能知道如何修改计划。
4。帮助考生记忆知识。
鼓励高考生多画图,多用笔。一个成绩好的人,记忆通常是不错的。家长可以帮助的很多。比如你问一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有人或许能说出来个大概。精确的距离大概只有专家能记住。但是如果你能记住大约是38万公里就比较容易了。月亮距离地球的距离是384401千米。这个数是比较难记的。但是,改成384401公里,就容易一些。在改成38.44万公里就更容易了。你首先记住数量级是万公里。再记住一个数38,就比较容易了。
5。帮助做具体的工作,比如帮助整理错题,把每次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记下来。过一个月,让考生看一次。等等。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集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美术生文化课集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综合性学习。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九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11分)
(1)【感悟语文】(2分)语文是什么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同学说:“语文是一片金灿灿的麦地,学语文就是割麦子。”也有同学说:“语文是一块绿油油的西瓜地,学语文就是啃西瓜。”
你想说:“ ”
(2)【语言品味】(3分)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的过程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
①鲁迅的意思: 。
②柯勒律治的意思: 。
(3)【反思语文】(3分)经常听到不少语文老师埋怨:如今的学生不爱语文,怕上语文课了。对此,同学们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交流。有同学说:“学生不爱语文主要还是老师教的问题,上课呆板、教条,让人听了生厌。”也有同学说:“学生不爱语文主要还是课本编得不好。听说外国的语文课本好浪漫、好刺激。”还有同学说:“学生不爱语文主要还是我们同学自身的问题。整天为了应付考试,一心钻在题海里,哪里还有兴趣的影子?”而你并不赞成以上三种说法,你说:
“ ”
(4)【问题探究】(3分)在谈起学习语文的苦与乐的时候,有的同学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同学则是大倒苦水,你的感受呢?说出来,与同学分享一下吧!(50字左右)
2、 最美好的年华 向青春致敬
青春最美的回忆,正是追逐梦想、成长奋斗的痕迹——
“残疾高分考生”魏祥,经历重疾、丧亲之痛仍不失斗志,终被清华大学录取;
“外卖小哥”雷海为,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背诵古诗词,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举夺冠;
中国商飞集团“青春科研团队”,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工协作,助力国产大飞机C919冲上云宵。
无奋斗,不青春。青春年少的你啊,请记得努力、昂扬,投节生长,舒展成该有的模样!
(1)材料中关于青春的哪些可贵品质令人肃然起敬?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些品质对你追逐梦想、成长奋斗的意义。
(2)回顾四年初中生活,请用一两句话谈谈你青春“最美的回忆”是什么?
(3)现在的努力里藏着你未来的模样,请从奋斗的角度说说如何让青春拔节生长?
3、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租”的神话传说入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 以下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内部的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5、 下列地点中符合热带、西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80°、20°NB.165°W、25°SC.155°E、23°SD.19°W、50°N
6、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儒家思想能够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心
7、 被英国历史学家赞誉为“光荣革命”的宫廷政变发生在( )
A.1687年
B.1688年
C.1689年
D.1788年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