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生文化课补习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生培训正确应对高考文化课
不要认为校考考的越多越好。
校考的整体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报考的学校越多相应的准备时间就越少。把精力分的过散对于考试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搜易千万万不要抱着参考的学校多,录取几率就大的心态。因为“校考”无论怎么理解都是一种考试,是考试就不能靠命,因为命在东北被称作“点子”,如果各位觉得自己“点子”不错那就去买彩票吧,因为中彩票和努力工作相比,无疑前者更轻松且周期较短。
考生应该对报考的学习必须有详细的计划。
每年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各大高校会发布自己的招生简章。各位家长千万一定要帮助学生选择学校把学校的信息尽量收集齐全,免得错失一些名声不大但是却十分优秀的学校。在这里由于字数的限制简单说几点选择学校的依据。
1、根据自己的能力推断一下自己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水平。*参考一下班任和专业课老师的意见。
2、根据自己的能力,大体估算出自己文化课能够考出的*分和*分。并以20分左右为一个档,根据历届分数挑选学校。
了解一下目标院校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合作企业等信息。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补习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术生文化课补习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的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白丁( )
2.解释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
A.自己同诸葛亮、杨雄一样,都居住陋室,居住环境不好。
B.为了衬托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予云亭一样有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进一步突出“德馨”。
D.为了说明诸葛亮的草庐和杨予云的亭子都很出名。
4.有人认为本文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是:
A.小英偷看了同学的日记并到处散播
B.某人为了集邮毁弃了他人的信件
C.自选商场的保安拘禁盗窃嫌疑人
D.某记者对某人偷税漏税的事实在报纸上披露
3、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下下面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4、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方位于()
A.赤道附近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C.中纬度内陆地区
D.两极附近地区
5、 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均匀
B.东南部人口稀疏,西北部人口稠密
C.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D.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6、 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7、 2012年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首次提出“一国两区”,即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大陆,台湾)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事件是
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 B.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1992年,两会(海基会,海协会)发布“九二共识”D.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