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体生文化课补习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艺考生文化课如何复习才能轻松过线?做好这三点轻松突破文化课高分(下)
2、彻底搞懂经典题型。
复习文化课时艺考生不用做大量练习,能彻底搞清高考必考题型的解答其实就好。要知道搞清高考考察题型的知识点,要比大量刷题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艺考生若能在文化课复习时熟练经典题型的解答方法,充分搞懂所考察的知识点内容,从而到答题时举一反三,如此便可有效避免再做错相同错题类型的试题。
3、切实打好高考各科的学习基础,扎实掌握知识。
通常高考试卷中基础知识的考察题型要占据很大分值,因此只要艺考生能掌握好高中三年的大部分知识点,那么就能轻松过线,考出不错的文化课非常容易。
但是文化课复习节奏极为紧张,因此艺考生要注意提高复习效率。艺考生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各科基础知识和必考点上,复习要有所侧重,如此才能考出更高成绩。艺考生本就基础知识薄弱,加上自身文化课学习时间有限,夯实基础知识才是重中之重。
高考是最为重要的一场考试,考生能通过高考来选择好的大学,选择自己的未来就业努力的方向,而艺考生也是一样。而在文化课复习时要想轻松突破高分,那么艺考生务必要做好这几件事才能彻底搞好文化课复习。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补习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体生文化课补习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23题。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敌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呼?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1.下列加点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B.为一说,使与书俱 全石以为底
C.吾不得而见之矣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知幸与不幸 是知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译文:
3.“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一句中“借者”是指__________;“可惜”的意思是__________。
4.文段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写出了读书人的两种态度,表明作者“__________”的观点。
5.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出了哪些例证?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图1与图2是某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大屏幕上呈现的:
你认为,图1中哪些“古语”或“俗语”对图2中人物有教育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3、 下列是1799年,通过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法国将军,他是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路易十六 D.拿破仑
4、 甲地(40°N,20°W),乙地(40°S,120°E),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
5、 长江流经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众多,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读“长江水系图’’,回答12--13题
12.长江航道有“黄金水道"之称,一艘轮船从A港口航行到上海,经过的港口城市()
B、C、D、E、F依次是
A.重庆一宜昌一武汉一南京一九江
B.重庆一宜昌一武汉一九江一南京
C.宜昌一重庆一九江一武汉一南京
D.重庆一武汉一九江一宜昌一南京
13.近几年在长江干流上建设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A.葛洲坝B.小浪底C.三峡D.二滩
6、 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 B.清朝皇帝已经决定退位
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 D.袁世凯已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
7、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全书共4部44类66属。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及各类专著;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专集等。某生欲从中查阅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应检索
A.经 B.史 C.子 D.集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