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生文化课辅导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艺体生英语学习:“零基础逆袭法”
高三英语零基础逆袭法:阅读训练
1、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不是知识性的学科。
2、英语是练会的不是学会的。
也就是说不能仅满足于听懂,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反复听说读写练习。有时甚至不需要懂为什么,记住能用就行。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语感有所提高。
3、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为今后的工作,甚至终身服务。
阅读应该是高中三年中最应重视的部分了。因为它是培养英语语感,巩固和熟悉所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而近年来的高考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考察。因此,课外阅读时可采用半精读与泛读的方式。
半精读:选长短适中,有一定生词的原文材料或某一种教材。要持之以恒。 要记住,用一本教科书学英语是绝对不够的。
泛读:自助餐及书报杂志。读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理解跨学科知识。读时注意对运用精妙的词汇,短语 或句子做些摘抄。
高三英语零基础逆袭法:课堂学习
课堂上要积极参与,不能做被动的听众。提高课堂效率,珍惜每一次练习机会。
预习:熟读课文,了解生词在文章中的使用,标出难点。
听讲:老师设计的课堂活动是有目的的。别人答题时自己不能不听不练。
记笔记:理解≠记住≠灵活运用 因此,对好的例句、词语辨析、常用句型、文化差异,中英文差异,习俗差异都可作些笔录。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辅导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美术生文化课辅导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苏州园林》片段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应怎样理解?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艺术”与“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选文很好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严密,你能从中举出一例来说明吗?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我们还必须坚持相应的分配制度,其内容是
A.按劳分配,按劳取酬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下列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月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俄国十月革命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4、 2010年京沪铁路投入运营,届时北京至上海高速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只需5小时。京沪铁路全线将优先选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开工建设,请问“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A.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B.防治环境污染
C.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D.投资大,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5、 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A.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B.交通拥挤,就业困难
C.劳动力短缺D.人口老龄化
6、 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
①蒸汽机的改进 ②内燃机的发明 ③炼钢技术的突破 ④石油的广泛运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7、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回答下面试题。
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铁路矿务局 D.福州船政局
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千龙网2006年8月24日发表题为《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的文章,介绍了20世纪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1900—1909年问人们的标准是“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形成这一标准的原因包括
①中西交流加强,中西文化的融合 ②戊戌变法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洋务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生大量增加,中西文化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