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生文化课冲刺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体生高考数学学习技巧
错一次反思一次
每次考试或多或少会发生些错误,这并不可怕,要紧的是避免类似的错误在今后的考试中重现。因此平时注意把错题记下来,做错题笔记包括三个方面:
(1)记下错误是什么,最好用红笔划出。
(2)错误原因是什么,从审题、题目归类、重现知识和找出答案四个环节来分析。
(3)错误纠正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错误原因的分析提出纠正方法并提醒自己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应注意些什么。
你若能将每次考试或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分析,并尽力保证在下次考试时不发生同样错误,那么在高考时发生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
把好的做法形成一种习惯
柏拉图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不好的习惯终生后悔、吃亏。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动作要快,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
另外将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从各方面不断的调试,逐步适应。注意书写规范,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等于丢分。根据解答题评卷实行“分段评分”的特点,你不妨做个心理换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平时做作业“全做全对”的要求中,转移到“立足于完成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上来,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对于音乐生文化课冲刺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音乐生文化课冲刺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4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 的特点。(2分)
14、“不知秋思落谁家?”以委婉的设问,道出作者怎样的情思?(2分)
▲
2、 马燕生活在宁夏同心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家庭贫穷,面临辍学,她写了厚厚的4本想学习的日记。后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终于重返校园,她充满信心的说:“我要学好。”
1.学习对我们有何好处?
2.学习为什么既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又是我们的基本义务?
3.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
4、 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A.葡萄牙语B.德语C.西班牙语D.日语
5、 聚落是反映一个地区自然环境与文化的一面镜子。据此完成28~29题。
28.下列聚落景观反映我国云南傣族传统民居的是()
2这种聚落结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A.宗教信仰B.风俗习惯C.湿热气候D.崎岖地形
6、 1871年统一后包揽德国军政要职的是( )
A.工业资产阶级 B.商业资产阶级
C.容克地主 D.知识分子
7、 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说明明代 ( )
A.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B.商业较繁荣但是缺乏竞争
C.上海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 D.政府已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