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生文化课集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
高三艺体生学习数学:高效学习建议
细心
不知道大家在高中数学考试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考试时感觉自己各种神勇,碰到的题都会做,考试全会。但是考试结果出来后,发现自己在很多平时原本会做的题目上出错。出错的原因在于考试的时候计算失误、条件没看到或心里紧张,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可以把这个归结为“马虎”,这也成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考试失误的理由。如何确保会做的不失分?答案就是细心。具体的方法是:在平时不管题目的难易,都应该尽力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细心是可以养成习惯的,只要我们平时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形成细心地习惯,自然考试时候也就可以保证会做的不失分。
热心
高中时代九门功课,哪门最重要?答案是数学。九门功课哪门最难学?答案也是数学。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物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天体、滑轮和自由落体,化学中有非常多有趣的实验,文科历史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地理中有丰富多彩的景象,而数学呢?函数、向量、直线、圆,这些让你很难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最终的趣味性也就很难跟其他学科相比。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数学时候,拥有一颗热心,并热情地投入其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数学是一门开始学略微枯燥,但真正学好之后成就感可以爆棚的学科。热心投入之后产生的成就感,会在120分以上的时候得到体现。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集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术生文化课集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 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本文选自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小惠未徧( ) (2)神佛福也( )
(3)小大之狱( ) (4)彼竭我盈( )
乡人认为“肉食者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地方?
通过曹刿同乡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当时民众具有怎样的心里?
曹刿在战场上指挥沉着、冷静的基础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 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2月1日,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______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
A.农村改革推进 B.现代农业发展
C.农民持续增收 D.粮食安全供给
3、 材料一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1919年蔡元培
(1)根据材料一,说明蔡元培任职期间,北京大学的办学思想是什么?这个思想与同时期中国的哪些重大事件有密切联系?
材料二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
(2)坚持“百家争鸣”“三个面向”方针,我国科技领域的成就硕果累累,试举两例说明。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教育与科技事业之间的关系。
4、 将5吨新鲜竹笋从城郊运往市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水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5、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1)①是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
(2)②是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
(3)③是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
(4)④是省,简称。
6、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以下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7、 (2010·济宁一中第三次反馈练习)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黄宗羲 D. 王阳明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