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考生文化课补习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1、有艺术爱好的同学
有艺术爱好的同学早已准备好走艺考这条路,他们早已打下专业基础,临到高考的时候,选择艺考的道路。这样,艺考备考只是为的梳理、完善自己早就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适应艺考的要求,准备艺考的时间不用太多,半年就够了。
2、为了选择更好的大学
现在有不少的艺考生不是这样,看到艺术院校招生分数线低于一般院校,本没有艺术爱好,没有专业基础的,因为自己文化成绩有限,也要学门艺术,曲线上大学。这种情况就麻烦了,不同的艺术专业有不同的学习训练规律,往往不是一两年就能达到有艺考把握的水平;你不是很爱好这门艺术,没有天分,学起来可能很吃力,效率不高,或许一两年也打不到应有的水平。
3、零基础学生
零基础的学生,学习美术和声乐或许耗时能够少一点儿,艺考之前一年的时间应该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水平,但是,美术和声乐恰恰又对学生的先天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选择这种专业的。比如:色盲、色弱,嗓音不佳和没有韵律感、节奏感,等等。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补习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考生文化课补习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C、《我的叔叔于勒》《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都是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作品,他是法国人。《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该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福楼拜三位艺术大师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 “人必自尊而人尊之,人必尊人而人尊之。”从中可知,获得尊重的前提
A.自尊自信 B.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
C.自卑或自负 D.自尊和尊重别人
3、 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氐族
4、 与我国东部地区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秦岭—淮河B.长江C.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5、 语言相同而主要人种不同的国家是( )。
A.西班牙和墨西哥B.法国和西班牙
C.美国和墨西哥D.法国和美国
6、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7、 城市发展记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1802年发展到52家,到1830年达到99家。1776年,将60年代开工兴建的第一条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改观。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材料二 1945年重庆与四川、西南、大后方工业比较表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深圳设为经济特区以来,百万技术和管理人才从全国迁入 广东; 港澳台和海外的管理经营人才迁入,在珠江三角洲工作的港人就有5万;数百万农民工进入。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说明重庆在当时大后方工业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人口的结构性特征及主要影响。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