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考生文化课培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生该如何跟进文化课
语文:跨学科试题别忽视
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强化训练,默写要注重整理易出错的高频词汇。语文全国卷曾有一道阅读题《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要求考生阅读完文章后,梳理出中国历代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和管理经验。这类题目完全跳出了狭隘的语文范畴,需要运用政治、法律、历史知识解决,因此跨学科试题还需要考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立足课本、优化解题思路
数学的复习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紧跟老师的步伐,不可盲目地陷入题海战术,也不可疏忽练习。重视典例,熟悉高考中常考题型更为关键。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研究课本,这是高考复习的起点。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练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基本题型能借题发挥,从而以扎实的基础为基点,向更深、更活的目标前进。
另外,解题思维一定要“优化”,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内容,解题思路要优化选择,解题方法要简捷途径,解题过程要最佳方案,解题失误 要最小化, 尤其是选择填空题的解答要防止“小题大做”“一算到底”,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找最优解,使解题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深刻性。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培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考生文化课培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万仞(rèn)阔绰(chuo)潜滋暗长(qián)谄媚(chan)
B泾施(jing)皲裂(jtiii)揠苗助长(ya)给事(ji)
C泮宫(ban)谩骂(man)无稽之谈(ji)狡黯(jiao)
D.魁梧(kui)粗犷(kuang)锲而不舍(qi)穷匮(kui)
2、 小强在班里总觉得自己都比别人强,他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发现不了别人的长处,经常对别人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这说明小强
A.自信自强的表现 B.心理不健康
C.心胸狭隘,嫉妒心太重 D.以自我为中心而自负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军事失败”与“少数人觉悟”各指什么具体事件?
材料二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侵略者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3)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灾难,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什么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 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四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的“开放”最根本的不同的是什么?
4、 读下列,完成下列各题。
(1)北极圈经过俄罗斯的北部,说明俄罗斯地跨五带中的北寒带和带。
(2)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位于其境内的两大洲的分界线①是山脉、
②是河。
(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主要原因是。
(4)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
(5)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从俄方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我国也有大量生活日用品输往俄方出售,请你解释该国大量输入生活日用品的原因。
。
5、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地形图(单位:米),完成2~3题。
2.甲的海拔是350米,丙的海拔是75米,甲与丙的相对高度是()
A.425米B.500米C.115米D.275米
3.当地制定了“防护林盖帽,果木林缠腰,畜牧包山脚,特色种植河边绕”的发展思路,下面甲、乙、丙、丁四地对应发展的产业分别是()
A.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B.牧业、林业、种植业、渔业
C.林业、牧业、种植业、渔业
D.渔业、牧业、林业、种植业
6、 1689—1696年威廉三世曾五次行使否决权,此后的安妮女王仅在1708年行使过一次否决权,再以后,“国王的否决权变成一项有名无实的虚权”。这反映了英国( )
A.君主的权力日益减小 B.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
C.政治权利的不断下移 D.惯例成为法律的来漂
7、 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 各种机器和工具(A) | 农机具(B) | B/A(%) |
1912—1916 | 15956 | 118 | 0.74 |
1917—1921 | 39269 | 798 | 2.03 |
1922—1926 | 43074 | 390 | 0.91 |
1927—1931 | 55192 | 998 | 1.81 |
A、国民政府的倡导
B、在“爱用国货”思想的影响下,农民自觉抵制进口农机具
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抵制了农机具的进口数量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