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生文化课集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生文化课分科复习:
英语
1、注意把握篇章的整体信息,充分考虑语境线索的提示。
2、注重常用词汇和句型的正确使用。
3、仔细审题并提取重要信息点。
4、有效适度地使用从句和连接词。
5、写作类题目不要照抄原文,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意思。
地理
1、审题清楚,获得有效信息,表达专业,不要泛泛而谈。
2、充分利用试题中的背景材料,分辨选择题的干扰项,有些选项叙述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不相关。
3、安排30-35分钟解答地理科的非选择题。综合题答题要有条理性,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表达口语化,注意错别字。
政治
1、认真审题,思维缜密。对于较为熟悉的题,不能凭感觉去答题,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需要花一两分钟去审题。
2、思路清晰、有条理、符合规范。关键词、观点术语等一般摆在第一句,先将原理写出来,在联系考题里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在各个原理前要标上顺序。
3、在综合性大题中需要将多个考点穿插起来的,要有清晰的分解点。
历史
1、发散思维。主观题部分要多写,但不是围绕一个角度写,要获得多个要点,从多角度回答。
2、利用好非选择题的材料信息。

对于音乐生文化课集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音乐生文化课集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风休住, 。《渔家傲》
2、 脱贫攻坚进行时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吕梁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某校九年级同学深入到已经脱贫的吕梁山区实践学习,见闻颇多,所思甚广。请你随他们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见闻一:“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不仅让我家还清了外债,还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见到临县林家坪乡南圪垛村沙垣组农民刘崇贵时,他动情地说。几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刘崇贵一家的生活陷入困顿。2017年,南圪垛村成立了广林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吸收他们夫妇进入合作社,不到一年工夫,夫妻就收入了23400元。
(1)同学们想围绕该事例做一期相关的小报,下列图片与该素材有关的是 。(写出序号即可)
① ②
③ ④
见闻二:在脱贫攻坚这场时代大考中,吕梁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一个个精准脱贫的“吕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对吕梁“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吕梁生态脱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吕梁山护工”成为一张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片……
(2)生态脱贫还能获得创新奖?请你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3)五年内培训十万“吕梁山护工”是山西省给吕梁量身打造的精准脱贫工程项目之一。请你结合现实谈一谈,为什么吕梁山护工能够成为脱贫的一个发力点?
见闻三:同学们来到某村后,村民们正在讨论脱贫后,是否重修古老戏台问题。有人反对,有人支持。
(4)你的看法如何?
见闻四:当地老乡告诉大家,其实吕梁旅游资源很丰富,但外界对其了解不够,希望同学们广做宣传。
(5)请你从下列景点中选择一处做简单的宣传介绍:
(6)参加了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良多,请你也写出两点:
3、 李鸿璋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众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该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D.保护民族资本
4、 北京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下列不属于北京的是()
A.故宫B.秦始皇兵马俑C.颐和园D.天坛
5、 读阿拉伯人的服饰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衣服宽大是为了便于脱穿
②衣服宽大是为了便于透气
③白色是为了反射阳光
④白色是为了便于识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根据下表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解读有误的是
A.产量初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 B.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C.产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策的调整 D.产量下降与人的主观冒进有关系
7、 关于设立军机处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
C.巩固了中央集权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