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生文化课冲刺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艺术生文化课考试科目有哪些?
艺考生文化课和普通类的一样,满分750分,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科每科150分,文科生答文综合(史地政)卷300分,理科生答理综合卷(物化生)300分,不过艺考生更适合文科,招生人数多,专业选择也多,要考一本艺术院校的文化课要求专业不同要求也不一样,考鲁美,广美,沈音等部分专业400分文化课就够了,当然文化课还是分越高越好,选择面也广。
艺术类考生在高考过程中要准备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方面内容,所以时间很紧张。专业课学习与文化课学习是可以兼顾的。考生可以在筹备专业课考试之前先针对文化课的薄弱环节进行补习和加强,为之后的文化课学习打好基础。也可以要求补习老师将高考中的考点归纳总结成知识条目,在准备专业课考试的空当进行高考知识条目记忆的学习。
专业课考试完成之后,由于有了之前专业课知识的积累,在文化课知识集中补习阶段也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高考题型的针对性练习,从而为高考拿到理想的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做到专业课学习和文化课学习兼顾,为高考成功录取增加砝码。
在复习中有些考生急于求成,专业考试以结束就购买了大量的辅导资料,这对艺术生的复习是不利的,大量的复习资料对基础较弱的艺术生来说不仅不能提高成绩反而会搞的考生由于做大量的练习而精疲力尽,降低学习效率。最好的资料就是高中教材,立足课本掌握基础知识点以及每年高考真题,还有高考考核的核心知识点,资料不在多而在精。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冲刺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术生文化课冲刺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大树将军冯异
冯异①为人谦退不伐②,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③,军中号为④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⑤以此多⑥之。
【注释】①冯异:字公孙,中兴名将,“”之一。 ②伐:自夸
③表识: 标明旗帜 ④整齐:最有纪律 ⑤光武:东汉光武帝 ⑥多:称赞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辄( ) ②号( )
③及( ) ④乃(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3.从文中看,冯异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
2、 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很大,并会引发青少年犯罪。据统计,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游戏是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这启示我们
A.要培养出我们喜欢的兴趣和爱好 B.追求情趣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C.必须杜绝不良嗜好,学会拒绝 D.爱好广泛的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
3、 人类社会从分散逐步走向整体,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那时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大国崛起》)
材料二 读右图
材料三 1405年,郑和率领27000多人,乘坐200多艘海船,驶向洪涛接天的大海……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四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内的对外贸易联系,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前两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最终确立,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材料五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既相互竞争,更相互依赖。比如美国波音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发动机由英国制造,尾翼由中国的工厂制造。
(1)材料一中“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
(2)材料二图示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在给非洲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拓展了全球市场。请写出这一历史现象的名称。
(3)据材料三,写出一项支撑郑和西洋的技术条件。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从动力(或能源)、交通、通讯三方面各举一项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在加强世界联系、促进全球化方面的科技成果。
(5)在西方大规模开展前两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却是怎样一种状况?请简练概括。
(6)据材料五,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有①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积极倡导亚太地区经济合作②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对外国进口货物设置关税壁垒④“中国制造”遍及全球各地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5、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首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水资源短缺C.旱涝灾害D.风沙侵袭
6、 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
7、 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A、不利于社会进步 B、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
C、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