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生文化课培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生应对文综考试超实用的答题技巧
政治: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政治科目可以算是一个纯文科科目,它的知识内容都需要靠学生平时的背诵记忆、系统整理。在面对高考这样一个大战役时,不得不再次提到的一点就是“审题”、“审题”、“审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于较为熟悉的题目,不能光凭感觉去解答,对于有难度的题目,一定要多花一两分时间去审题,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出题的含义。
历史:主观题多角度阐述
历史高考试卷通常是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大部分组成,而且相比较选择题而言,非选择主观题所占分数较重,且对学生综合知识考察较多。因此,许多考生在面对历史主观题时,感觉有点棘手,往往不能很好的猜到出题老师的“意图”,答题不全,导致失分。
为了在历史主观题上多得分,建议广大考生尽量多写。这里的多写,不是指将一个点深度阐述,而是指要围绕主观题的问题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最好是分点有条理的阐述,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这一建议也正好暗合了高考阅卷“踩点得分”、“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的基本原则。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培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美术生文化课培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9分)
①所谓“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地带,在某些年份圣诞节前后海水突然出现增暖的现象。“厄尔尼诺”不仅给南美海岸附近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也往往酿成全球性的灾难性气候异常,如洪水、暴风雷、旱灾等。早在20世纪,一些科学家就发现,伴随着热带地区的火山爆发,在赤道太平洋一带常常会出现周期性的“厄尔尼诺”现象。但是近100年间人们掌握的仅仅是一些相关的数据,没有充分的证据解释两种现象之闻的关系。
②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似乎解决了这个悬疑。科学家通过对极地岩心和其他气候现 象的研究,推断出“厄尔尼诺”气候急剧变化的时间,然后将这些时间记录与1649年以来记录在案的热带地区火山爆发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近一半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热带火山喷发之后,每当有一次火山爆发,当年冬天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就会增加一倍。
③研究表明,当位于热带地区的火山喷发时,它喷发出来的悬浮微粒散射到大气的平流层中,并随着平流层扩散到北半球和南半球,这些悬浮微粒阻挡了部分太阳光,因此一定程度上冷却了地球的大气层。同时这种冷却又改变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极有可能导致热水集中在太平洋中心部位,继而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18.文章开头用下定义的方法介绍了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请写出构成“厄尔尼诺一现象的三要素;_____ 、 、 。(3分)
19、文中加横线的“这个悬疑”指的是什么? (4分)
答:
20.第②段和第③段用加点的词“似乎”“极有可能”,表明对引发“厄尔尼诺”现象原因的研究 。(2分)
2、 小辉同学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他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学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B.他是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
C.他没有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D.他没有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
3、 它形成于美苏冷战时期,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这里的“它”指的是
A.欧洲共同体 B.欧盟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合作组织
4、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蒙古、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5、 沙特阿拉伯的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穿白色宽大的长袍,带头巾,这种习俗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A.降水多B.地形崎岖
C.气候寒冷D.炎热干燥多风沙
6、 “瓜分豆剖燃眉之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元里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7、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C、大量人口迁入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