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生文化课冲刺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改革对艺考生的影响:
1.对于联考成绩好或文化课分数高的考生来说,优势会更加明显,在报考的时候可以选择的综合类院校更加全面;取消了校考后,美术类考生不需要再为了因为本地没有考点,而为了理想的综合性大学,长途奔波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参加考试,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
2.艺考生参加联考完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化课复习当中,不需要再为校考的事而头疼发愁。
3.高校的录取规则将会更加统一,考生家长也不需要再为每个学校不同的录取规则和考试政策而犯难。
4.考试监管难度减少,只需监管一场考试(即省统考)。
5.判卷和评卷标准变得统一(即省统考)。
6.艺术校考只剩下45所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和参照院校了,其中有7所无美术专业、3所承认美术统考成绩、5所只有一个美术专业,真正组织美术校考的只有30所左右。
7.校考时间的多变以及部分院校校考时间重合会让考生措手不及。2020年内蒙古。广州等省份联考在1月12—14日才展开,但是校考(比如上戏)1.18.就开始考试了。短短几天想突破难如登天。
8.艺术校考会更加激烈,各艺术名校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报名考生。考点都集中到一个城市(学校所在地)或少数几个城市,艺考大省、学校所在地考生、区域中心的考生拥有主场优势。
9.艺术校考会变得更加奔波。考生要到不同的城市,参加不同学校的校考。
10.艺术类文化课本科线继续提高。由原来的普通本科线65%提高到70%,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更是直接提高到文理类二本线(甚至是一本线),设计学类专业也要参照执行。
11.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联考将变成唯一的专业考试机会。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冲刺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术生文化课冲刺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①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④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委:抛弃、丢掉。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③仕:指做官。④媚:取悦、巴结。
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敦颐独与之辩 B.有狱久不决 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
C.濯清涟而不妖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D.可爱者甚番 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翻译下列语句。(2分)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用“/”画出【乙】段画线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敦 颐 至 一 讯 立 辨
【甲】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莲花的形象? (3分)
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 2007年8月,济南一起因教师疏忽、导致一名5岁半的幼儿被滞留在幼儿园班车内死亡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月23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一名教师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另一名实习教师和司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3、 今年南非承办的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使全世界看到了独立后的非洲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上被为的“非洲独立年”,距今已有
A.60年 B.50年 C.40年 D.30年
4、 俄罗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是()
A.核工业
B.农业
C.消费品制造业
D.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
5、 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 )
A.丰富的水资源
B.巨大的航运价值
C.丰富廉价的水能
D.丰富的矿产资源
6、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7、 .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 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 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 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