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生文化课培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生文化课怎么复习才好?艺考生高考复习攻略
明晰高考考点
高考是中国教育选拔高等人才的最权威考试,一直以来就有“一考定生死”的称号!这样重要的考试,在前期准备中,必定及其严谨而科学。
高考有极为明确的考试范围、考题类型及考点分布:每道题要考察学生的那项能力、经常在哪里出“陷阱”等等,都在历年的高考真题中有所体现,只要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另外在高考备考期间,教育部会发布考纲、考试终点等,考生也务必随时关注,收集所有的官方信息。
你需要系统掌握高考的所有考点,考题类型、分值分布、考察难度等。比如,数学中,函数是历年的高频考点,那么它的考题类型有哪些,考察了哪些具体知识点,哪些部分是考生最常出错的地方,分值范围是多少到多少……
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根据高考的考点规划复习内容。毕竟,不到100天的时间,你不可能完全掌握高中所有知识点(当然,哪些不学习也能次次考满分的天才除外),根据考点布局复习范围,是高考提分的最高效法则。
艺术类高等院校对高考的文化成绩普遍要求较低,所以越来越多的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为了上大学,都不遗余力地挤上了艺术高考这座“独木桥”。但尽管要求不高,却依然有很多考生不达标。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培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美术生文化课培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综合实践
全县都在“推广普通话活动”,同学们也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2、 材料一: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4月30日晚隆重开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齐聚黄浦江畔,共同见证这一难忘时刻。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在世博会l59年历史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河南馆以“国之中,城之源”为主题,其标志取名为“龙城”,以印、龙为主要元素,以篆书体“豫”为主体形象,神似人物或一个场景(劳作、唱豫剧),给人以无限遐想,吻合河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世博会河南活动周定于7月13日至17日举办,届时将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宣传河南、展示河南。
“看做博,知世界”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谈谈我国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2)请推荐两种独具我省特色的展品或项目参加河南活动周。
(友情提示:可从历史文化类、土特产类、民俗类、知名品牌类等方面入手)
(3)如果有幸参观世博会,你将如何向世人展示中国当代中学生的风采?(两个方面即可。)
3、 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220年
4、 读中亚及其附近地区图,回答:
(1)填出下面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国家)③海
(2)从下面可以看出:中亚五国北接(国家),南临①和②,东交控制着亚欧大陆的枢纽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想控制世界,首先控制亚洲,谁要控制亚洲,必须控制中亚”这充分说明了中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冷战后,沉寂了多年的中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关键在于中亚
A.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燥,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可供开发
B.具有丰富巨大的石油可供开采
C.哈萨克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
D.是世界上第三大棉花产地
(4)中亚是多民族分布区,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使这里成为各种力量撞击的平台。近年来,三股邪恶势力肆虐中亚,已严重影响到中亚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并对各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提出了严重挑战。客观形势要求各国齐力化解不利因素,共同创建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这一地区的中、俄、哈、吉、塔、乌共同成立的国际组织名称是。
(5)④湖泊水面逐渐缩小、盐度不断提高,附近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原因是、。
5、 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完成题目。
(1)C处为_____________高原,地表特征为______________,它与Ⅱ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为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
(2)我国最大的沙漠是位于②_______________盆地内的________________沙漠。
(3)下面在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分布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地势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这样的特点对我国气候与河流有何影响?
6、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7、 4、“城市”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实际上,今天人们眼中的“城市”与古人眼中的“城市”并不完全相同。《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这表明,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
A.政治经济地位不同 B.占地范围与规模不同
C.古今城市功能不同 D.城市的繁荣程度不同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