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文化课辅导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艺体生英语学习:“零基础逆袭法”
高三英语零基础逆袭法:阅读训练
1、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不是知识性的学科。
2、英语是练会的不是学会的。
也就是说不能仅满足于听懂,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反复听说读写练习。有时甚至不需要懂为什么,记住能用就行。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语感有所提高。
3、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为今后的工作,甚至终身服务。
阅读应该是高中三年中最应重视的部分了。因为它是培养英语语感,巩固和熟悉所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而近年来的高考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考察。因此,课外阅读时可采用半精读与泛读的方式。
半精读:选长短适中,有一定生词的原文材料或某一种教材。要持之以恒。 要记住,用一本教科书学英语是绝对不够的。
泛读:自助餐及书报杂志。读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理解跨学科知识。读时注意对运用精妙的词汇,短语 或句子做些摘抄。
高三英语零基础逆袭法:课堂学习
课堂上要积极参与,不能做被动的听众。提高课堂效率,珍惜每一次练习机会。
预习:熟读课文,了解生词在文章中的使用,标出难点。
听讲:老师设计的课堂活动是有目的的。别人答题时自己不能不听不练。
记笔记:理解≠记住≠灵活运用 因此,对好的例句、词语辨析、常用句型、文化差异,中英文差异,习俗差异都可作些笔录。
对于音乐生文化课辅导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音乐生文化课辅导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B.现代作家萧乾的作品《枣核》和法国小说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虽然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时都能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的爱国主义心声。
C.《治水必躬亲》论述了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本文选自清代作家钱泳的《履园丛话·水学》。
D.《春望》《泊秦淮》《别云间》《杜少府之任蜀川》四首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2、 今天,人类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据统计,人类知识更新速度在19世纪中期是50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只用了3—5年,由于信息技术的崛起,人类近30年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几乎占了人类有史以来新积累科学知识总量的90%。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今天信息时代,为什么说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准备怎样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3、 现在台湾的台南市有一座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奉祀民族英雄( )的专祠。
A.郑和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渥巴锡
4、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长城站(62°S,59°W)位于中山站
(69°S,76°E)的方向。当长城站的区时是5月1日上午10时,中山站的区时是。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南极大陆上蕴藏丰富的铁矿资源
D、企鹅和白熊是该大洲上特有的动物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更低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4)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形成的。现在发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试解析这一现象:
(5)全球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活动已经导致南极环境的变化,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使极地地区,制冷剂氯氟烃的使用,导致南极地区上空出现。
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5、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A.跳楼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
6、 日本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推动
C.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 D.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
7、 下列关于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B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彻底放弃计划经济
D实行政治多元化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