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体生文化课冲刺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生文化课复习时要注意避开的误区
误区1:各科复习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一味求全是大多数艺术生在文化课冲刺上最容易出现的误区。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清,必要时要有所舍弃。不是哪差补哪,而是要在能提分的学科上多下工夫。
误区2:不限定个别科目分数往年,很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都很疑惑:“我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都不错,为什么没有被录取?”艺术生高考,除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要同时达到所报考院校要求的录取分数之外,个别学校对英语、语文也有限分要求,比如:有些院校要求考生的英语、语文成绩要在80分以上。小编提醒,考生在最后的冲刺中不要心存侥幸,需要所有条件同时具备才有可能被录取。
误区3:偏听偏信盲目报班文化课是艺术生的短板,加之长时间的专业课学习和考试,使得大多数艺术生对自身的文化课缺乏信心,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因此选择培训班时一定要提前考察好。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冲刺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体生文化课冲刺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文: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
2、 某校七年级围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召开了讨论会,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两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③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④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 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坐进(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小说《子夜》
(1)材料一中,吴老太爷见到了哪些新鲜事物?他的反应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二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6分)
材料三 上世纪60、70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6分)
4、 图3是内江某日天气资料图,读图3,完成8~10题
8、内江该日天气可描述为( )
A、晴,北风4级,气温0~100C
B、雾,南风2级,气温0~100C
C、雨,无风0级,气温2~100C
D、阴,西风3级,气温2~100C
9、该日内江气温日较差为( )
A、50C B、100C C、150C D、200C
10、该日所属季节,我们家乡景象最可能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蓝天碧秋菊花黄,西风紧北雁南飞
D、天寒包青苍,北风叫枯桑
5、 台湾省的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在()
A.台北B.新竹C.高雄D.基隆
6、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A.原告:奴隶;被告: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B.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C.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D.原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7、 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
①王安石变法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戊戌变法 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