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体生文化课培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指导:艺术生文化课复习的技巧
一、分清主次,主抓主干知识点和常考点。
艺术生在平时文化课学习的时间比较短,特别是专业考试之后,只剩不到100天的复习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加速冲刺文化课,那么在学习中一定要分清主次学会取舍,把侧重点放在主干知识点上,而这些也是每年考题的常考点。
同时,在最后文化课复习的过程中参考资料不易过多,主要在精。考生一定要结合艺考生文化课专用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来进行系统的学习,考生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每年经典例题、高考核心考点及各科主干知识点教材中都解析的一目了然,这也是目前为止最贴近文化课高考大纲的艺术生文化课教材。
二、紧跟学校复习进度,掌握老师所列重点。
如果你是文化基础很薄的同学,那么不应该把文化课复习完全放在专业考试过后的3个月时间里,而应该提前了解学校有关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教学计划,尽早的着手复习。大部分艺考生之前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上,回到学校后往往很难跟上学校正常的复习进度。
在学校复习时要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学习中有不理解的地方,下课后及时的询问,在课堂上老师所讲到的重点应该熟练掌握,并在自习时找相关试题进行强化训练,针对自己各科知识的“短板”结合老师意见积极修正。文化课复习自身的努力固然很重要,但外力帮助也是不容小觑的,详细的学习计划、老师的建议、好的复习资料都会让你在文化课复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培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体生文化课培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1—6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漳,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霸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衰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天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岩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①)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1)沿溯阻绝( )(2)佁然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见曦月_______(2)虽乘奔御风______(3)往来翕忽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漳,回清倒影。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5.[甲][乙]文中画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6.下面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 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 枚金牌。
A.100 B.51 C.50 D.101
3、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是平原,形成原因是()
A.河流冲积B.气候的作用C.植物较多D.交通便利
5、 读“长江水系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山脉,下面城市①是________,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__________,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填出下面字母代表的港口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3)填出下面字母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E__________,F______。
(4)填出下面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D___________,G___________。
6、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