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体生文化课集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生如何有效提高文化课学习效率
1.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结合
无论是艺术生还是普通高考生都需要给自己的文化课学习制定目标,最有效的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安排。长期目标是自己高考的总分数,这个分数可以按照自己理想大学的往年分数线来估算,保险起见要比往年分数线高大概10分到30分。可以根据自己每门科目的情况来细分。比如目标分数450分,但自己数学成绩不是很好,语文和文综成绩都还可以,可以按语文110分,数学60分,英语95分,文综185分来设置。短期目标是根据目前学习情况制定一个每门科目的进步分数,比如现在文综只有140分,下一次考试的时候文综需要考到150分,最终慢慢达到自己的长期目标。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目标克服困难坚持实行下去,不能光设立目标而实际行动与目标背道而驰。
2.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
大部分艺术生比较贪玩,经常因为各种娱乐活动从而耽误自己学习,但劝各位艺术生一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真的很宝贵,不要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娱乐上,可以一个星期六天用于学习,每天至少涉及三个科目的学习,周日的时候可以用来娱乐放松一下,最好也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艺术生要承受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双重压力,留给自己一点休息娱乐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安排自己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才能更加投入的学习文化课。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集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体生文化课集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回答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B.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C.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D.①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悄( )怆 幽邃( )
3.翻译句子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选文第3段中作者所流露出的感情与第1段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2、 下列对挫折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青少年学生遇到挫折会比成年人少一些
B.同样是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C.导致挫折的内在的主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
D.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每个人都会遇到同样的挫折
3、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 )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开罗宣言》发表
C.诺曼底登陆 D.雅尔塔会议召开
4、 下列所示四个大洲分别是()
A.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
B.亚洲、欧洲、非洲、南极洲
C.亚洲、欧洲、南极洲、非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5、 中央电视台2008年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主要记录了湄公河沿岸国家人民的生活情景。据此回答(1)~(2)题。
(1).湄公河和其它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壮丽地表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的特征是()
A.山势雄浑,雪峰连绵B.平原辽阔,一望无际
C.丘陵广布,溪水北流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一艘运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B.玉米C.稻米D.小米
6、 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 中国(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kg | 538.3kg | 4kg |
发电量 | 2.76kwh | 2949kwh | 10.9kwh |
7、
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
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 D.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