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考生文化课补习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艺考,提高文化课成绩的3个要诀
明确目标
很多同学在备考阶段,甚至在考上大学步入高校之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试、为什么学习。这是典型的缺乏学习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会降低,每日读书也变成照本宣科。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最好是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定一个能激发动力的目标,可以更好的提升学习积极性。
提高能力
不少同学的认知能力与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都相对较弱。在学习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会体现在“无论怎么努力学习都无法提高”。而不同的能力差异会体现在不同的科目和问题上。例如,记忆能力不足则英语单词、语文古诗等背诵会出现困难;逻辑思维能力不好则理科容易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考虑解决方法,将更加行之有效。
改善方法
“想学学不会”,这也是不少同学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因为备战专业课,占据了同学们不少时间,在回归文化课复习时,很容易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专业考试结束后,学习文化课的时间短,任务重。在距离2020高考的最后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文化课复习最佳也是最后阶段,要不怕吃苦,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文化课并不难,抓住各科基础知识点和考点,只要学坚持下去,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补习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考生文化课补习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数声风笛离亭晚”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离别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一:从人口看小康
材料二:2008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0年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据测算,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9,比2000年提高了6点,平均每年增加93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由7%缩小到66%,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由3%提高到46%。国家统计局认为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是在哪一年?
(2)我国目前所达到的小康水平是哪一战略目标实现之后达到的?
(3)材料二表明我国预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时间是哪一年?
3、 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 一般而言,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密度较_______(大、小);印度和加拿大相比较,人口密度较小的是_______。
5、 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A.骆驼B.三河马C.滩羊D.牦牛
6、 姓氏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皇明千家姓》首句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不同的姓氏排列方式体现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 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7、 “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C.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D.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