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考生文化课补习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分类复习方法
一、复习区域地理应着眼于区域空间定位
区域地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尤其是在综合题中,以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有机联系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考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体现考查考生应用能力的要求。区域空间定位是顺利答题的“敲门砖”。
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
2.依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3.依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①依据地理事物的面积、轮廓和形状;②依据气候、地形、植被、动物等自然特征;③依据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如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建筑物、文化现象等)。
4.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辅助信息定位。
5.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牢固掌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明确各经纬线在世界区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如海域、河流、湖泊、地形区、山脉、城市等,再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经纬度。采用这种经纬网格法,就可以把世界主要大洲的位置确定下来。中国地理亦可采用同样方法复习。

对于艺考生文化课补习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考生文化课补习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一 我国首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未来30年,中国预计净增约2亿人。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7.85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人数仅为545人。
材料二 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还指出,今年全国财政要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在全国农村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
材料三 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莫基。而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哪些国情?根据这一国情我国实施了什么基本国策和重大战略?
2.材料二中在全国农村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哪一特征?
3.为什么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4.材料三启示我们,今天怎样做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
3、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今年(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以下列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
(1)根据以上三幅图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并简要叙述以上三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2)追溯历史,我党已成功地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天气B.气候C.温度D.季节
5、 下下面,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宋史记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院,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田,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功臣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交出兵权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实践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列宁号召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成立人民委员会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