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生文化课冲刺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艺考生为何竞争如此激烈?
1.校考减少 统考范围扩大地位强化
今年,艺术类专业统考范围继续扩大,很多高校不再单独组织校考,大量考生涌向了继续组织校考的专业院校,是部分热门专业院校报考人数激增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省级统考地位正在被逐渐强化,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凸显。
按照教育部新规,今年,除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为首的30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和15所参照独立院校外,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再组织校考。2020年起,美术和设计学类专业将全部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以山东为例,今年,只有山东工艺美院和山东艺术学院设有校考,两所院校报名均出现井喷。在山东工艺美院设置的“设计美术专业”考点,记者看到,上下两层2万多平米,被挤得满满当当,据介绍,今年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多了16000人。在山东艺术学院,今年校考也出现“井喷”。
2.文化课取录分数线大幅度提升
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提升已成定局,艺考生想要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文化课万万不可忽视。但这同时也导致部分文化课成绩本来还不错的普通考生也加入艺考,通过短暂的艺术专业课的学习,考上更好的大学。这一现象就会导致艺考更加激烈。
3.录取逐渐转向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的推广帮助考生志愿填报变得稍加容易,多数院校采用综合分数录取。但志愿填报依然是一个大考题,同学及家长对于志愿填报一定要谨慎。

对于美术生文化课冲刺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美术生文化课冲刺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9、下面句中“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1)此公欲来。指代( )
(2)老人肯相引之此。指代( )
(3)此殊不缺也。指代( )
20、下面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落:落英缤纷 居民之大聚落也
B、果:未果,寻病终 子果来
C、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之属
D、处:处处志之 故可同处
21、补出下面句子中的主语:
(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 )与老人出。
22、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不求取食物。
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24、翻译下列句子:
(1)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2)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
①理解之上,善待他人
②换位思考,替对方设身处地着想
③迁就他人,成人之美
④尊重他人,宽以待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4、 红红打开电视,看到男男女女在街头、海滩激越地跳着桑巴舞,各种肤色的孩子欢快地踢着足球的一幕幕镜头,她马上认定这种景象出现在()
A.巴西B.印度尼西亚C.坦桑尼亚D.沙特阿拉伯
5、 我国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是因为()
A.山区面积广大B.平原面积辽阔C.季风气候显著D.气候复杂多样
6、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法德两国“一笑泯恩仇”。法德和解有利于( )
A.“冷战”的缓和 B.欧洲一体化进程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解体
7、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的举措是为解决 ( )
A.地方割据问题 B.丞相与六部尚书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挽救封建制衰落的问题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