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体生文化课培训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艺体生地理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成绩的方法
2、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技巧——关注热点拓宽视野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绿色奥运、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核问题等等。
对这些是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学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做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对于艺体生文化课培训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体生文化课培训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起源于美国: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材料三: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知道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的人,比例依次为100%,58%, 37%,7%。
(1)阅读材料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中国的母亲花为什么选择“忘忧草”?(2分)
(2)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2分)
2、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这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重要总结,也是对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
请问: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重要性和根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3、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当时先进的经济文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许多国家纷纷遣使到唐朝,与唐朝通商的国家多达70多个。
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富,不需要外洋货物,因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格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严格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历史上,向唐朝派出遣唐使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清朝前期,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什么政策?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2)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
(3)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加入的国际或地区性经济组织是什么?
4、 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A是运河。
(2)大洲:B,C。
(3)C大洲的主要人种是,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4)大洋:D。
(5)E国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5、 读“亚洲略图”(图2),完成7~8题。
7、下列四条河流相比,结冰期最长的是()
A.印度河B.黄河C.叶尼塞河D.长江
8、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A.恒河B.长江C.鄂毕河D.勒拿河
6、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 ( )
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7、 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体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构架,第二个飞跃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建立到迈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基本轨道。下列与“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建立”、“迈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基本轨道”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A.辛亥革命、1954年宪法颁布、“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B.辛亥革命、《共同纲领》制定、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颁布、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