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生文化课冲刺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把握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的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分类复习方法
一、复习区域地理应着眼于区域空间定位
区域地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尤其是在综合题中,以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有机联系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考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体现考查考生应用能力的要求。区域空间定位是顺利答题的“敲门砖”。
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
2.依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3.依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①依据地理事物的面积、轮廓和形状;②依据气候、地形、植被、动物等自然特征;③依据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如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建筑物、文化现象等)。
4.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辅助信息定位。
5.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牢固掌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明确各经纬线在世界区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如海域、河流、湖泊、地形区、山脉、城市等,再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经纬度。采用这种经纬网格法,就可以把世界主要大洲的位置确定下来。中国地理亦可采用同样方法复习。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冲刺来说,只要基础过关上大学就真的很简单了,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几道艺术生文化课冲刺试题,测一测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吧!
1、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不逾矩( )
(4)人不堪其忧( )
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该则选文对你学习方面的启发。
2、 汪波认为:在初中的学习中,语文、数学、英语是主课,必须学好,其他学科是辅课,可以少花时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这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B. 主次分明,以主带辅,共同提高
C. 这不利于我们的全面发展 D. 有利于培养学习语、数、外的兴趣
3、 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借助折线图分析,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民间出现办厂的浪潮
4、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对下面①②③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黄土高原
B.②是东北平原
C.③是青藏高原
D.④是塔里木盆地
5、 在1:9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郑州的图距为7厘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A、630千米B、630米C、6300千米D、530千米
6、 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
7、 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贵族阶层 B.工业资产阶级
C.城市工人 D.农业工人
上面的题做完了吗?结果如何呢?新学高考专注高考,新学高考自成立以来就只专注高考文化课冲刺辅导,新学高考给所有高三学子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为学生的高考梦想保驾护航,小编真心祝愿所有的高三学子都能迈入理想名校!